当前位置: 首页 > 执行公开 > 执行动态
网络查控显神威 “老赖”财产无处可藏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6-02-15 09:41:30 打印 字号: | |
  北京隐匿资产百万元  执行人员快速冻结

 今年1月26日,天旭建筑安装公司向我院申请执行,要求兴达公司履行生效判决向其支付本金95万元及利息。

 法院于1月30日向被执行人兴达公司发出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财产申报表等法律文书。但被执行人未按照执行通知书上的要求履行义务,只是一再表示公司没有财产。

执行人员通过全国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在24小时内,就查到被执行人在北京的银行有三个账户,并且该账户下有60余万多元的资金。同时查到被执行人名下在北京注册有一辆“路虎”车,执行人员只用了短短三分钟时间,就冻结了银行存款,查封了车辆。

 几天后,被执行人主动到法院,要求履行义务还钱,请求把账户解冻,车解封。此案的办结过程,从申请人提出申请到执行完毕,用了短短15天时间。

 全国21家银行嵌入网络执行查控系统

 全国执行网络查控系统,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范围内与多家银行签订协议,由银行授权全国法院执行部门工作人员,通过严格的网络信息核对之后,通过电脑就可以查询被执行人银行存款并冻结扣划的一种网络系统。去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人民法院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网络执行查控和联合信用惩戒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中国银监会督促指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网络执行查控工作,及时准确反馈办理结果。鼓励和支持人民法院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完备法律手续、保证资金安全的情况下,逐步通过网络实施查询、冻结、扣划等执行措施。

同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执行指挥办公室挂牌暨执行指挥系统开通仪式。借助执行指挥系统中的网络执行查控体系,任何一级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对被执行人在全国3000多个银行网点的存款信息的查询。各级法院执行人员足不出户,点击鼠标,通过法院内网就可以实现对被执行人在全国范围财产的查控。

 今后“老赖”资产将难以隐藏

 找人查物是困扰执行工作多年的两大难题。如被执行人某防水卷材公司,在不同城市的17家银行开立了账户89个。以前为查询这些银行账户,执行人员光跑银行就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耗时耗力,效率还不高。而有了全国网络执行查控系统,这不仅大大提高查控效率,而且突破地域局限,执行人员也不用全国跑。只要被执行人在上述银行开设有账户,法院就能通过该系统查到他的资产,并可以冻结、划拨。今后,该系统还将进一步扩大被执行人的资产查询范围,目前最高法院正在跟多个部门协商,力争将房产等信息也纳入到该系统。这是一个大趋势,只要被执行人名下有符合法律要求的资产,法院都能查到,这必将使那些‘老赖’无处藏身。

   “老赖”黑名单与查控系统并存

 

 全国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快速查找被执行人的财产。随着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它还将跟法院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系统并存。一旦被法院确认为失信被执行人,该被执行人将会受到包括限制消费在内的一系列的限制和不良影响。

 从去年11月,我院按照要求启动了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系统,一批被公开曝光的失信被执行人被限制消费。包括限制他们贷款、乘坐飞机、火车软卧、禁止高消费、禁止出境游等多个方面。去年我院累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60多人次。不少案件的被执行人因其名单信息被公布,陷入出行难、消费难、贷款难等困境主动到法院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六种情形将被纳入失信黑名单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规定要求,凡涉及以下六种情形之一的,均可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一旦申请执行人认为被执行人存在上述失信行为,可及时向法院提出申请,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人民法院认为被执行人存在失信行为的,也可以依职权作出将该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决定。如果被执行人全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者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人民法院可以将有关信息从名单库中删除。

法院还可以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资质认定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

 失信被执行人是国家工作人员的,人民法院会将其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
责任编辑:盘山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