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
的基本条件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的内在要求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
谋划发展
日前,辽宁高院邀请全国人大代表米忠义、李璐、栗生锐,全国政协委员张百良,就如何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促进辽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座谈交流。
米忠义
全国人大代表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高级技师
”
代表委员这样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东北、辽宁的战略使命。近两年来,辽宁高院党组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作理念,引领全省法院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耕地,依法打击污染、侵害耕地犯罪,积极开展黑土地保护专项活动,充分发挥了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辽宁环资审判依法守护“黑土地”“大粮仓”工作写入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司法审判和服务的充分认可和肯定。相信辽宁法院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环境权益,为美丽辽宁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司法服务上有更大作为。
李 璐
全国人大代表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教授、主任医师
”
代表委员这样说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同时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去年以来,辽宁高院党组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深的为民情怀、更新的司法理念、更广的视野格局、更强的使命担当,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相关工作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强化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的发挥,努力为建设美丽辽宁提供高质量的司法服务,充分彰显了辽宁法院在环资审判工作中的锐意进取和担当作为。
栗生锐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
”
代表委员这样说
”
辽宁高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收获“四个首次”让人印象深刻:环资审判亮点工作首次写入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环资审判工作首次被《人民法院报》整版报道,调研课题首次在最高法院审判业务成果评选中获奖,审判队伍首次受到最高法院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系列举措的全面落实落地。希望辽宁法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环资审判实践、法院各项工作的有机结合,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辽宁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
张百良
全国政协委员
全国台联副会长
原省台联会长
”
代表委员这样说
”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了专章论述,作出了重大部署,也让我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辽宁考察锦州东湖森林公园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也是振兴东北的一个优势。辽宁法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更加坚定地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工作要求,打造具有辽宁特色的环境资源审判体系,积极贯彻预防性司法理念、强化恢复性司法措施,依法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实现辽宁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法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