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学园地
民生实事绘就幸福底色 |盘锦中院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清单盘点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4-01-19 09:21:46 打印 字号: | |

民之所望,法之所向。办好民生实事,是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生动写照,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重要实践。


2023年,盘锦中院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审判职能,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下面来盘点一下2023年盘锦中院的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清单:


红海滩风景廊道景区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建设项目

盘锦中院联合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启动红海滩保护基地建设,引入“增殖放流”“补种复绿”等替代性司法修复方式,打造融合巡回审判、法治教育、环保宣传和生态修复等一体化的多功能司法保护基地。目前基地设计与基地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


一案一账户体制建设项目

通过法院执行流程系统、智慧案款管理系统和银行信息系统之间的网络互通、数据交互,依托盘锦中院银行实体账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案款账户三级管理,执行案款与其他款项分账核算、专户管理,执行案款实时计息、结息,本息合并一次性发放给当事人,设立执行案款提存子账户,确保执行案款动态清零等功能,并对刑事涉案款和民事案款实现“一案一账号”管理,以科技赋能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远程信访接待系统项目

依托盘锦市智慧城市平台,接入全市视频会议专网,可连接全市各个政府机关、乡镇街道以及大部分社区村委会。当事人与盘锦中院信访中心取得联系后,请所在地的社区、村委会配合联调,即可实时视频通话,以实现视频信访系统全覆盖的效果。目前平台已建成,与全市各居村、镇街的智慧城市视频会议系统相连接,节约人民群众上访成本,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切实解决难预约、难见面、路程远等问题。


盘锦市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环境司法联动协作机制项目

盘锦中院联合市公安局、市自然资源局等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部门,在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证据一体化、大要案协同、联合培训等方面加强协作联动,建立合作机制,共建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新格局。目前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环境司法联动协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协作联动机制初步建成。


“互联网+诉讼服务”平台项目

盘锦中院全方位开展便民诉讼服务,通过移动微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开通网上咨询、立案、缴费等诉讼服务事项,打造“家门口式”诉讼模式,设立“辽法云亭”,24小时提供自助立案、电子阅卷等服务,实现跨区域远程、跨层级联办,做到“一窗通办、一站全办”,2023年平台共实现网上立案2378件。


生态修复专项资金账户建设项目

盘锦中院设立生态环境修复专项资金账户,专款用于恢复环境、修复生态、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为统一有效开展生态修复提供资金保障。目前账户已经申请成功,正在推进办理中。


离婚案件审理程序规范项目

盘锦中院通过出台相关制度措施,厘清离婚案件中夫妻双方财产状况及分割范围,节约司法资源,降低诉讼成本,促使当事人诚信诉讼。已发布《离婚案件当事人夫妻共同财产申报令》及相关文件,指导辖区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中予以适用,避免夫妻一方承担“被负债”风险。


推进民事审判案件同案同判项目

盘锦中院建成全域数字化审委会系统,完善发改案件异议反馈机制,发布民事上诉案件分析报告,规范民事案件共性问题裁判标准,形成民事专业法官会议案件纪要四期,解决民事审判案件同案不同判问题,推动民事案件同案同判,统一裁判尺度。


“执行+救助保险”机制项目

盘锦中院运用执行保险救助“保险+救助”机制,为符合条件的案件申请人由保险公司发放救助款,解决法院穷尽执行措施,执行不能等问题。盘锦中院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盘锦分公司签订执行保险救助责任保险合同,2023年成功为22件案件救助91.9万元。


以案释法网络普法机制建设项目

依托互联网,建成以案释法普法专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媒体传播格局,让司法宣传贴近群众。依托盘锦日报建成法院之窗专栏,在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开设以案普法专栏,定期发布案例信息,以案释法,拓展网络普法工作覆盖面,提高普法宣传效果,营造学法知法守法氛围。2023年发布以案释法案例信息133篇。


2024年,盘锦中院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厚植为民情怀,不断增强司法为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更高的案件质量、更好的服务品质、更强的司法管理和更优的司法队伍,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更高的司法需求。



 

来源:转自“盘锦中院”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盘山县人民法院